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西“冰冻”模式开启 除了保暖还需注意些什么?

黄河新闻网  2016-01-22 15:47

“怎一个冷字了得!”入冬后强冷空气正在袭来!山西省气象台2016年1月21日16时4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警区域:全省部分县市。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警区域未来48内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22-23日有4-5级、短时6级以上西北风。

预计,22日白天:全省阴天转晴天,东部局部地区有阵雪;全省有4~5级、短时6级以上西北风;气温明显下降。高气温:高寒地区-17℃左右,北部-14~-9℃,中部及南部山区-8~-3℃,南部其余地区-3~2℃。

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全省晴天,有4~5级、短时6级以上西北风;气温继续下降。低气温:高寒地区-28℃左右,北部-25~-20℃,中部及南部山区-20~-15℃,南部其余地区-14~-9℃;高气温:高寒地区-18℃左右,北部-14~-9℃,中部及南部山区-9~-5℃,南部其余地区-4~1℃。

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全省晴天,有4级左右西北风,气温偏低。低气温:高寒地区-30℃左右,北部-25~-21℃,中部及南部山区-22~-18℃,南部其余地区-17~-12℃;高气温:北部-13~-8℃,中部及南部山区-9~-5℃,南部其余地区-4~0℃。

由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降雪等恶劣天气,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在此提醒公众及时添衣防寒保暖,尤其是人体的一些重点散热部位,如头、背、腹、关节等要特别注意,围巾、帽子、口罩、手套等也可以利用上,以减少皮肤与外面的空气接触。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大风、降雪和降温天气会导致道路交通发生危害的风险增加,因此提醒广大市民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路滑跌倒;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

【多吃高能量食物】

想要御寒,吃些高能量的食物是个好办法。比如一些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尽量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平时炒菜做饭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花椒、葱、姜、蒜等,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注意食用一些维生素B2、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提高适应寒冷的能力。

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下水分流失非常严重,因此很容易造成感冒。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体内废物的功效。

【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

很多人冬天不愿意外出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要保持适量的活动。除了御寒,还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适合散步、慢跑、跳绳、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不要过早出门锻炼,可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锻炼前一定要延长热身时间。

【注意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不少家庭为了保暖,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室外凛冽的寒风。但是在享受着室内暖意融融的环境时,空气中有害物质也随之积聚。因此,调节室内的温度尤为重要。冬季适宜室温为16-20℃,保持室内温度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室内空气的新鲜。切忌紧闭窗户,应该经常开窗通风。

【注意预防“寒潮病”】

每次气温骤降,不少患者都是因为“寒潮病”被送进医院。寒潮病,就是因为气温迅速降低,诱发或引发的各种疾病症状,包括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比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严重的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戴好口罩围巾,多吃蔬菜水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尽量不在早晚低温时出门,勤测“三高”;预防关节疾病和骨折:多吃抗寒食物,锻炼身体要先热身。

【保护爱车“不受冻”】

首先检查防冻液和润滑油;其次遇到车窗结冰需谨慎:对于侧车窗结冰的车辆,一定不要强制开启车窗。在驾驶过程中,未使用防冻玻璃水的车辆,千万不要对车窗进行喷水。对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大量积冰的车辆,一般建议放弃驾车出行。有条件的车主,应尽量选择地下室进行停车,因为相比户外,地下室的温度较高,也不易结冰。对于停在户外的车辆,建议避雨棚、铁棚进行停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